
新聞中心
News Center
國產首款妥洛特羅貼劑京東健康及連鎖藥房全渠道供應,慢性呼吸疾病管理邁入“貼時代”!
發布時間:2025-04-29
4月29日,中國生物制藥(1177.HK)下屬企業北京泰德制藥自主研發的國產首款妥洛特羅貼劑(德瑞妥®)實現京東健康及線下連鎖藥店的全渠道供應。德瑞妥以國產透皮技術突破,規避了消化道和肝臟的首過效應,藥物利用率顯著提升,并將適用年齡下探至兒童,推動慢性呼吸疾病管理邁入“貼時代”!
呵護全齡段患者健康,打造家庭常備新趨勢
在我國,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支氣管哮喘(簡稱哮喘)為代表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患者近1.5億人,但傳統呼吸疾病治療長期面臨兩大技術瓶頸:口服制劑因經過胃腸道吸收而出現首過效應,導致生物利用度降低且易引發消化道不良反應;吸入制劑則對患者操作技巧要求較高,兒童和老年患者往往難以掌握正確使用方法。
臨床數據顯示,約40%的患者因吸入裝置操作復雜或吞咽困難而難以堅持規范治療。其中,兒童患者占比超過30%,老年患者則因吞咽功能退化而增加嗆咳風險。德瑞妥采用透皮給藥技術,為用藥依從性較差的群體提供更多便利。
泰德制藥副總裁、研發負責人趙焰平表示,德瑞妥獲批適用人群為9歲以上的患者,北京泰德正在加快將適用年齡下探至9歲以下的兒童,預計下半年獲批后將進一步打開兒科市場,成為守護中國全年齡段患者的家庭常備健康用藥。
目前,德瑞妥已全面覆蓋京東健康及全國連鎖藥店,助力患者能夠更便捷地獲取這一創新療法。公司將攜手合作電商平臺,結合在線客服、科普短視頻等形式,普及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干預知識及貼劑使用方法,全面打通用藥最后一公里,助力全民暢快呼吸。
突破技術瓶頸,減輕“晨降”難題
呼吸功能也有“時刻表”,很多哮喘的發作都被認為是由“晨降”引起的。一天內呼吸功能在16點時迎來高峰,早晨4點時降到最低,即所謂“晨降”,該時間段不便于患者治療和用藥[1]。COPD患者同樣存在難以維持持續睡眠、睡眠質量差等問題。晨降現象嚴重影響了患者第二天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因此,控制早晨疾病的發作對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具有積極意義。
德瑞妥創新性采用緩釋技術控制滲透速率,使藥物經皮膚持續吸收,不僅避免傳統呼吸疾病治療長期面臨的技術瓶頸,更將藥物利用率較傳統劑型大幅提升,降低了不少哮喘患者都會面臨的“晨降”難題——只需睡前將德瑞妥貼在胸部或者背部,可通過緩釋技術,在“晨降”高危時段持續舒張支氣管,降低夜間發病風險。
3.3億貼產能+全鏈體系,全球貼劑市場的“中國方案”
作為國內透皮貼劑產業的頭部企業,泰德制藥始終將推動行業技術突破和產業升級為己任。由于透皮貼劑工藝復雜、研發難度大、技術壁壘高,長期以來北美和歐洲是全球透皮貼劑的主要市場,國產透皮制劑始終難以形成規模化、多元化突破。
泰德制藥歷經十余年技術攻關,成功構建起覆蓋凝膠貼膏、熱熔膠貼劑、透皮貼劑及微針貼劑的四大技術平臺,打通了從核心輔料研發到終端產品生產的全產業鏈體系,并帶動上下游產業鏈走上國產替代的“快車道”。
作為國產首款妥洛特羅貼劑,德瑞妥的上市標志著中國透皮技術的又一突破。該產品通過突破功能性輔料與工藝技術壁壘,已獲多項國家發明專利,其創新技術平臺更成功拓展至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經退行性疾病領域。依托年產能3.3億貼的智能化生產基地,泰德制藥正加速將實驗室成果轉化為惠及全民的臨床價值。
透皮給藥技術因其血藥濃度平穩、使用便捷等優勢,正成為慢性病管理的革新力量。隨著“一帶一路”醫藥合作的深化,企業將通過技術輸出帶動國內透皮制劑產業規模的進一步增長。隨著我國在該領域從“跟跑”到“并跑”的跨越,泰德制藥將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為全球透皮制劑研發提供更多“中國方案”。
參考文獻:
[1] TURNER-WARGARET M.On observing patterns of airflow obstruction in chronic asthma[J].Br J Dis Chest,1977,71(2): 73-86.
聲明:
1.本新聞稿旨在促進醫藥信息的溝通和交流,僅供醫療衛生專業人士參閱,非廣告用途。
2.本公司不對任何藥品和/或適應癥作推薦。
3. 本新聞稿中涉及的信息僅供參考,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專業的醫療指導,也不應被視為診療建議。若您想了解具體疾病診療信息,請遵從醫生或其他醫療衛生專業人士的意見或指導。
前瞻性聲明:
本新聞稿中包含若干前瞻性陳述,包括有關【妥洛特羅貼劑(德瑞妥®)】的臨床開發計劃、臨床獲益與優勢的預期、商業化展望、患者臨床獲益可能性,以及潛在商業機會等聲明。“預期”、“相信”、“繼續”、“可能”、“估計”、“期望”、“有望”、“打算”、“計劃”、“潛在”、“預測”、“預計”、“應該”、“將”、“擬”、“會”和類似表達旨在識別前瞻性陳述,但并非所有前瞻性陳述都包含這些識別詞。這些前瞻性陳述為公司基于當前所掌握的數據和信息所做的預測或期望,可能因受到政策、研發、市場及監管等不確定因素或風險的影響,而導致實際結果與前瞻性陳述有重大差異。請現有或潛在的投資者審慎考慮可能存在的風險,并不可完全依賴本新聞稿中的前瞻性陳述,該等陳述包含信息僅及于本新聞稿發布當日。除非法律要求,本公司無義務因新信息、未來事件或其他情況而對本新聞稿中任何前瞻性陳述進行更新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