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中心
News Center
7度登榜“全球制藥50強”!中國生物制藥以創新突破彰顯國際競爭力
發布時間:2025-06-23
6月20日,備受關注的美國《制藥經理人》雜志(Pharm Exec)公布“2025全球制藥企業50強”榜單,中國生物制藥(1177.HK)連續第七年上榜。今年共有6家中國企業上榜,中國生物制藥全球排名第39位、國內排名第2位。在行業顛覆重構與轉型日益加劇的背景下,中國生物制藥聚焦核心優勢領域,不斷提高創新能級,憑借創新藥收入占比持續提升及創新管線在國際舞臺的優異表現,正加速向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創新制藥企業邁進。
今年是《制藥經理人》雜志第25次推出“全球制藥企業50強”榜單,該榜單根據處方藥的全球銷售業績,對全球前50強制藥公司進行排名。作為全球制藥行業風向標,本屆榜單折射出兩大核心趨勢:傳統巨頭通過管線迭代鞏固優勢,新興挑戰者靠技術驅動行業顛覆式創新。
中國藥企崛起:從量變到質變的跨越
從中國藥企來看,今年是上榜企業最多的一次,共有6家企業上榜,展示出中國藥企從“跟跑”到參與全球競爭,正在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跨越。
中國生物制藥在腫瘤、肝病等核心領域優勢突出,鹽酸安羅替尼膠囊(福可維® )和異甘草酸鎂注射液(天晴甘美®)分別為公司處方藥銷售額第一、第二的產品。在結束不久的2025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上,安羅替尼展現出強勁的開發潛力,以9項研究入選口頭報告,為國產創新藥之最。其中,“得福組合(貝莫蘇拜單抗聯合安羅替尼)”在兩項關鍵Ⅲ期臨床試驗中分別“頭對頭”戰勝K藥和替雷利珠單抗聯合化療。
《制藥經理人》此次公布的信息顯示,致力于腫瘤領域的管線資產總量呈逐年上升的趨勢,2024年占比達39%。聚焦腫瘤賽道,中國生物制藥的HER2雙抗ADC(TQB2102)、CCR8單抗(LM108)、PD-1/TGF-β雙抗(TQB2868)等多個在研產品報告了積極的臨床數據,EGFR/c-Met雙抗ADC(TQB6411)、PROTAC創新藥物(TQB3019)等在研產品也在近期首次獲批臨床,展現出公司在多瘤種領域的全面創新實力。
中國生物制藥:創新藥企轉型范式
作為中國創新藥企轉型范式,中國生物制藥正通過全面創新、國際化、數字化等戰略鞏固競爭優勢。聚焦全面創新的發展戰略,2024年,公司營收與凈利潤雙雙實現兩位數增長,創新產品收入首次突破120億元大關。作為中國最大的處方藥企業之一,公司計劃未來三年每年上市約5款創新藥,目標清晰指向2025年創新藥收入占比突破50%,2027年進一步提升至60%,屆時公司創新產品數量將突破30個。
今年以來,對外授權(out-licensing)成為公司核心戰略目標之一。公司預計有對外授權交易將于近期落地,旨在顯著擴大國際業務版圖,開辟業績第二增長曲線。
面對“AI+醫藥”產業革命,中國生物制藥率先完成數字化布局。近年來,公司與華為、阿里等眾多AI科技企業達成外部合作,企業內部也在AI輔助藥物篩選、研發智能體構建、臨床試驗研究、智能生產與企業管理等全業務鏈條不斷深入探索。
2025年,全球制藥產業處在“結構重塑+技術革新”的關鍵交匯點,圍繞“生物類似藥”、“AI驅動研發”等關鍵詞的全球競爭將愈演愈烈。中國生物制藥將持續推動創新成果轉化,加速全面創新、國際化、數字化的戰略步伐,致力為全球患者帶來更多更好的治療方案。
聲明:
1.新聞稿旨在促進醫藥信息的溝通和交流,僅供醫療衛生專業人士參閱,非廣告用途。
2.本公司不對任何藥品和/或適應癥作推薦。
3.本新聞稿中涉及的信息僅供參考,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專業的醫療指導,也不應被視為診療建議。若您想了解具體疾病診療信息,請遵從醫生或其他醫療衛生專業人士的意見或指導。
前瞻性聲明:
本新聞稿中包含若干前瞻性陳述,包括有關【鹽酸安羅替尼膠囊、異甘草酸鎂注射液、貝莫蘇拜單抗注射液、TQB2102、LM108、TQB2868、TQB6411、TQB3019】的臨床開發計劃、臨床獲益與優勢的預期、商業化展望、患者臨床獲益可能性,以及潛在商業機會等聲明。“預期”、“相信”、“繼續”、“可能”、“估計”、“期望”、“有望”、“打算”、“計劃”、“潛在”、“預測”、“預計”、“應該”、“將”、“擬”、“會”和類似表達旨在識別前瞻性陳述,但并非所有前瞻性陳述都包含這些識別詞。這些前瞻性陳述為公司基于當前所掌握的數據和信息所做的預測或期望,可能因受到政策、研發、市場及監管等不確定因素或風險的影響,而導致實際結果與前瞻性陳述有重大差異。請現有或潛在的投資者審慎考慮可能存在的風險,并不可完全依賴本新聞稿中的前瞻性陳述,該等陳述包含信息僅及于本新聞稿發布當日。除非法律要求,本公司無義務因新信息、未來事件或其他情況而對本新聞稿中任何前瞻性陳述進行更新或修改。
內容來源:美國《制藥經理人》雜志官網